六大族群專屬食課 | 饗美食享健康
飲食中的脂肪--讓我歡喜讓我憂
一般而言,飲食脂肪量佔每日飲食熱量的20~30%是最恰當的,也就是每1000大卡熱量中有大約20~30公克的脂肪。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熱量為:女性1700~2000大卡,男性2100~2800大卡,所以每天需要的脂肪量大約為40~70公克。

1.脂肪在哪裡?
飲食中的脂肪來源,除了看得見的脂肪,如:烹調用的各種油、肥肉、培根、肉類外皮、奶油之外,有許多食物中的脂肪是看不見的,如:酥皮點心、乳酪、新奶油、熱狗、油豆腐、椰子肉、奶精、花生、瓜子、和許多油炸食品...,都是含有多量的脂肪在裡面。大家可以做個小實驗,把酥皮點心或是洋芋片之類的食物弄碎包在吸油面紙內,稍微壓一下,你就會發現一層油被吸附在吸油面紙上。
自然界的食物中,除了一般生鮮蔬菜水果和多數五穀根莖類脂肪量很少外,其他食物的含量都不少。而許多加工食品更有高量的脂肪。
2.脂肪不需要完全被排除
雖然脂肪攝取過量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主因,但脂肪對身體也有許多重要的功能,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而且脂肪帶給食物風味和質地,讓飲食更有變化,也提供更多吃的樂趣。所以,我們只需控制飲食中的脂肪量在適當範圍內,而不必完全排除脂肪。
一般而言,飲食脂肪量佔每日飲食熱量的20~30%是最恰當的,也就是每1000大卡熱量中有大約20~30公克的脂肪。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熱量為:女性1700~2000大卡,男性2100~2800大卡,所以每天需要的脂肪量大約為40~70公克。
3.如何控制飲食中的脂肪量?
由於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脂肪,所以要仔細計算飲食中的脂肪是很麻煩的事。但是事實上,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注意選擇各類食物,做到均衡飲食的原則,那也就控制了飲食的脂肪量。
——————————
作者 • 台灣癌症基金會
其他文章
-
兒童 - 兒童飲食健康大哉問如何把討厭的蔬菜變好吃兒福聯盟在2010年的時候,針對於台灣兒童偏食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36%的兒童沒有天天攝取蔬菜,在討厭食物的排名之中,前三名分別為苦瓜、茄子、青椒,皆是蔬菜類食物,為什麼兒童會這麼討厭吃蔬菜呢?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植物肉、植物奶,是趨勢潮流?還是真有益健康(上)近年不少餐廳多了「植物肉」這個新選擇,像植物肉漢堡、植物肉水餃,強調外觀和口感都媲美真肉!到咖啡店也可以選擇牛奶替換成「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麥奶,但「植物肉」和「植物奶」是不是真的比「真肉」、「真奶」更好、更健康呢?食用上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愈方便愈不安全? 潛藏在你身邊的隱形殺手現代人的生活多半相當忙碌,因此外食的機會相當多,每次到了用餐時間,無論是美食街、便利商店、速食店,或是路邊的自助餐店及各式餐廳,常可見到大排長龍的景象。外食雖然為上班族帶來了方便性,但其實也隱藏了一些對於消費者健康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危機,譬如容器的安全性及食材的品質與安全。究竟那些是較常見、重要且可能與外食有關的環境毒物?對人體可能產生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