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族群專屬食課 | 關鍵應援飲食法
提高小孩的學習注意力
學習注意力養成,跟吃與生活作息息息相關,家長可由以下三點優先著手。而專注力相關的疾病,仍需要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治療。

吃一頓豐盛早餐(1)
從晚餐 (19點) 算起,到隔天早上7點,小孩已經空腹約12小時,此時豐盛的早餐,對大腦非常重要。每日三餐加水果,其中第一餐的熱量需要佔整天的35%較佳,簡單來說,第一餐的營養素吸收力,會相對其他餐點來的快又多,才能給予全身細胞及大腦足夠的養分。
動能生活(1)
運動能讓小孩增加學習力,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運動中,能連帶增加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這些神經傳導物質能夠穩定情緒,讓人集中注意力!
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學童每天約60分鐘中度到重度的體能活動,會流汗的中強度戶外運動,是最好了!
運動,還能讓孩子多曬太陽,體內維生素D合成充足,可幫助骨骼發育,消耗多餘脂肪,增加肌肉的質量與力量。中強度包括:跑跳碰的跳繩、騎腳踏車、戶外遊戲等,低強度如:散步、溜狗等,都可嘗試。
睡前小習慣,幫助學習力及增加睡眠品質(1,2)
6-12歲學童約需要9-12小時的睡眠時間,青少年則至少8小時,當睡眠不足,會影響學習注意力。睡前「親子共讀」時光,能刺激孩子認知及語言發展,增加親子互動,亦能幫助未來情緒控制及適應社會等能力。同時睡前請避免使用3C產品看故事唷!
*鼓勵2歲前的幼兒,禁止使用3C產品;隨後每日螢幕不超過1-2小時 (約15分鐘讓眼睛休息)。
資料來源:
1.兒童衛教手冊(201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第3版。臺北市,健康署。
2.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 (2018) 社團法人臺灣兒科醫學會。臺北市,健康署。
——————————
作者 • 鄭佾琪 營養師
其他文章
-
媽咪寶寶 - 寶寶健康大哉問家有挑食寶寶好飲食習慣不是一蹴可及的,也許剛開始寶寶在嘗試食物時遇到一些阻礙,但只要有耐心的重新修正引導寶寶的方式,食育活動會影響寶寶一輩子對於「飲食」的觀感,建立重要的健康基礎,值得每一個爸媽花時間經營與投資。
-
青少年 - 關鍵應援飲食法「蛋白質」也分優劣?幫助發育不能只有多吃肉就好你們家最常上菜的蛋白質是什麼?你家的男孩、女孩是否都有吃足量蛋白質?好好審視一下,正確調整、品質嚴選,讓蛋白質發揮到位!
-
媽咪寶寶 - 寶寶與ㄋㄟㄋㄟ專區是時候不再親餵了在台灣,停止親餵往往是出於各種壓力、焦慮和無奈後的結果。其實無論何時,若媽媽決定停止,整個家庭或是周邊的人都應該給予尊重和支持,畢竟每個媽媽都是愛寶寶的,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愛寶寶的方式,「親餵母乳」並非唯一愛的表現,若親餵成為母嬰或家庭中壓力和焦慮的來源,沒有辦法舒緩且超過家庭可以承受的範圍,那麼「停止親餵」也許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