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便祕的成因排除疾病(例如:巨腸症、結腸過長等…)的因素,九成以上為功能性便秘,原因通常是飲食生活習慣和心理因素。

你家的寶貝害怕坐上馬桶嗎?每次上大號時總是很用力卻大不出來,甚至哭哭啼啼說著屁屁好痛、不敢大便,讓爸媽又急又擔心!注意,你家的孩子可能已經是『兒童便秘』!
☉ 原來小孩也會便秘 ☉
別再以為『便秘』是大人的事,其實兒童便祕並不少見,尤其如果家長經常有便秘問題,那小孩也有很高的機會一起便秘!兒童便祕的成因排除疾病(例如:巨腸症、結腸過長等…)的因素,九成以上為功能性便秘,原因通常是飲食生活習慣和心理因素。
☉ 小孩便秘,與家長大有關係 ☉
兒童便秘成因中,飲食習慣與家長有很大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有便秘問題的家長,飲食的內容經常缺少完美便便所需要的元素(蔬菜水果、充足水分、原形食物),而這樣的餐點也容易造成孩子的便秘問題。心理因素的部分,家長在戒除尿布的過程要循序漸進,用鼓勵的方式,避免責罵而讓孩子因為害怕大在褲子上而有憋便的行為。另外,當孩子接觸新環境(例如:學校、安親班、長輩家),家長要記得引導孩子認識新廁所,不要灌輸外面廁所不乾淨,要回家才能上廁所的想法給孩子,讓孩子有便意就去上,較能避免便秘找上門。
☉ 導致便秘的NG習慣&如何調整 ☉
1. 纖維攝取不足:
糞便是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的殘渣,而膳食纖維能夠當作糞便最重要的骨幹,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總是零食、速食來者不拒,糞便自然不容易成形,變成羊咩咩便便,甚至是好幾天才上一次廁所。
2.水喝太少:
水分是糞便柔軟的關鍵,當水分攝取不足,加上孩童活動力旺盛導致大量流汗,身體缺水的狀況下,就容易讓便秘問題更嚴重。
3.排便習慣不規律:
兒童有時因為好玩,便意來的時候沒有好好去上廁所,導致憋便、糞便在大腸再吸收水份,讓糞便更乾更難以排出。
4.活動量不夠:
疫情期間孩子待在家中,減少了運動多了靜態活動(看電視、打電動),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減少而便秘找上門。
——————————
作者 • 李佳蕙 營養師
-
兒童 - 關鍵應援飲食法我是預防齲齒小小兵預防蛀牙從小做起,每顆乳牙下面有發育的恆牙,恆牙一旦萌發出來,齲齒就得找牙醫師幫忙處理,是不會再生的。因此建議養成幼兒從小刷牙及睡前用牙線的習慣 (約6個月,可讓嬰兒拿學習牙刷咬咬),而飲食習慣也是至關重要!
-
銀髮族 - 預防衰老食物與潔牙合力守護口腔健康在飲食選擇上,可能因口腔不健康,包含蛀牙、缺牙、牙齦炎、牙周病導致食材選擇受限、攝取偏軟小塊好咀嚼的食物,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咀嚼吞嚥肌肉群的萎縮,導致吞嚥退化。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盛夏食冰趣!教你快樂吃,無負擔(上)夏季,是個一出門就令人燥熱指數飆高的季節,讓人想立即來杯清涼冰品壓壓火氣,但您可知道,長期貪冰或瞬間冰水下肚,您的健康也跟著一點一滴地受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