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個一出門就令人燥熱指數飆高的季節,讓人想立即來杯清涼冰品壓壓火氣,但您可知道,長期貪冰或瞬間冰水下肚,您的健康也跟著一點一滴地受損喔。

夏季,是個一出門就令人燥熱指數飆高的季節,讓人想立即來杯清涼冰品壓壓火氣,但您可知道,在大快朵頤冰品的過程,您的健康也跟著一點一滴地受損喔。
☀ 長期貪冰或瞬間冰水下肚可能會出現的現象
呼吸道收縮:
冰品會使體溫下降,引起交感神經亢奮,造成呼吸道收縮,引發咳嗽。
中暑:
人體會透過排汗來散熱,但在高溫下吃冰使得體溫快速下降,交感神經失調,導致體熱排不出去,悶在體內反而中暑。
黏膜缺血:
臨床觀察發現,自願者在喝完冰水後照胃鏡,其食道及胃壁都出現蒼白的色澤,這就是缺血現象。黏膜缺血時很容易受各種病毒或是細菌的感染,而食道及胃腸則是人體接收食物時的第一道防禦,因此要特別小心。另外則是黏膜容易出現微水腫,而這就是中醫所謂「脾濕」的現象。有些人貪吃冷飲容易腹瀉,有些人則是胸悶、胃口變差。
頭痛:
吃冰太急速容易出現頭痛症狀,疼痛部位會從臉頰順著太陽穴偏後的方向延伸。國外有一種頭痛名稱叫「凍凍腦(brainfreeze)」,或稱為「冰淇淋頭痛(ice-cream headache)」,其實就是指快速大量喝冰水、吃冰所造成的。
損傷心血管:
吃冰及喝冰水會使得身體溫度降低,交感神經因受到刺激會出現反射性肌肉緊縮,尤其老年人的腦血管彈性本來就較差,經此一刺激,很容易導致不適,嚴重可能會中風。
☀ 有四種人不適合吃冰
想減重的人不宜:
冰品裡以雪花冰與冰淇淋的熱量最高。雪花冰內本身就有低脂、全脂奶粉和糖類,光是沒加料的雪花冰,就要200大卡,吃一碗冰就等於吃進1又1/3碗白飯。其次冰淇淋,一小球就是100卡,組成中的脂肪與糖類就是構成肥胖的主因。
孕婦不宜:
孕婦在懷孕過程中胃腸道分泌的消化液及消化酵素會減少,胃腸功能會比未懷孕時弱,倘若吃過多的冰品則會使胃腸道血管快速收縮,造成上腹部疼痛、腹瀉,或是造成子宮收縮引發不適;而含高脂、高糖的冰品也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成長中的兒童不宜:
市售冰淇淋多為高脂肪、高糖、高熱量,容易使成長中的兒童體重過重或肥胖,除此市售的包裝冰品含有許多食品添加物,可能會造成過敏現象。而孩子正餐前吃下冰品會影響腸胃蠕動,造成腹部不適以及降低食慾。
糖尿病患者不宜:
高脂、高糖的食物會使血糖上升,不易控制。
——————————
作者 • 台灣癌症基金會
-
媽咪寶寶 - 寶寶健康指南7-12個月寶寶健康指南餵食副食品不只是希望能夠提供寶寶更完整的營養,更重要的是幫助寶寶認識更多營養豐富的食物,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習飲食文化、體驗吃的樂趣、幫助語言發展和咀嚼能力、促進肢體的協調以置於能夠完成獨立進食。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水果沒有現切現吃,營養素就都流失了嗎?如果因生活、工作或就學等因素,要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方便攝取水果,則可預切並適當儲放,亦不致因時間匆忙、來不及準備或公司不方便等困擾而犧牲了水果的攝取。
-
兒童 - 兒童飲食健康大哉問外食有方,增加孩子對健康食材的體驗一篇針對5-7歲兒童的研究顯示,連續八天利用貼紙獎勵介紹食用新食材,非但沒能增加孩子的食量,連食材好感度也未能提升,但如果只單純接觸新食材八天,孩子竟然可以由衷喜愛並願意增加食量。而且您相信嗎,那個新食材竟然是紅甜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