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都聽說過懷孕和餵母奶不能碰酒精和有咖啡因的食物,因此無限上綱到只要有跟酒、咖啡相關的食物都完全不敢碰,提拉米蘇、咖啡蛋糕、酒漬櫻桃口味的點心等等,讓孕哺媽媽吃點心好像在玩踩地雷,生怕吃到NG食物影響寶寶健康。

許多媽媽都聽說過懷孕和餵母奶不能碰酒精和有咖啡因的食物,因此無限上綱到只要有跟酒、咖啡相關的食物都完全不敢碰,提拉米蘇、咖啡蛋糕、酒漬櫻桃口味的點心等等,讓孕哺媽媽吃點心好像在玩踩地雷,生怕吃到NG食物影響寶寶健康,到底酒和咖啡因的食物界線在哪兒?孕期和哺乳時該如何拿捏分寸呢?
◈ 孕期不宜飲酒 ◈
懷孕期間的確不建議飲用酒精飲品,血液中酒精濃度上升後,會經由胎盤將酒精傳遞給胎兒,影響寶寶健康。因為目前酒精對胎兒影響仍然無法歸納出具體的安全劑量,因此一般建議盡量避免。而和酒精相關的食物,例如有酒漬櫻桃的蛋糕、提拉米蘇,或是用米酒去腥醃過的絞肉料理,一般不算在「飲酒」的範圍裡,如果媽媽不小心吃到,其實也不用緊張。另外也有媽媽在發現懷孕前有飲酒習慣或是場合,在得知懷孕後避免繼續飲酒,並配合醫師常規產檢即可,也不用過份自責懊惱,保持身心愉快是幫助寶寶健康的不二法門唷!
◈ 產後、哺乳期酒精攝取指南 ◈
產後不論仍有會陰傷口或是剖腹產傷口尚未癒合前,不適宜飲酒,酒精會延緩傷口癒合速度,也影響產後子宮收縮的的賀爾蒙機制,若僅為一般烹調時微量加入提味或是醃肉的酒精量可忽略,然而傳統坐月子時使用的酒精量則可能超量,因此產後坐月子時的料理需要特別注意酒精用量較適宜。
月子結束後,繼續哺餵母乳的媽媽若有飲酒需求,可以在少量飲酒(約半杯紅酒或一瓶鋁罐啤酒的量)後約3小時再哺乳,或是將3小時內的母乳擠出移作他用(澆花、泡澡、做母乳皂)等等,仍須避免大量飲酒,大量酒精會延緩催產素作用導致乳汁不易排出,導致塞奶、退奶等狀況,請哺乳媽媽特別留意。
◈ 孕期適量咖啡因 ◈
過量的咖啡因的確會阻礙寶寶的神經發展,不過美國婦產醫學會已經特別針對孕期咖啡因訂定上限攝取量,一般咖啡因每天不超過200-300毫克均視為安全劑量,雖然不同烘焙和萃取方式會影響咖啡因的濃度,但是一般來說,200-300毫克大約是一杯中杯美式,或是30毫升義式濃縮的咖啡因。除了咖啡之外,茶葉飲品、可樂、巧克力、能量飲料中也常含有咖啡因,準媽咪在外購買含有咖啡因飲料時,要多注意包裝和店家標示,可以更明確瞭解產品中的咖啡因含量。
◈ 產後哺乳時咖啡因攝取無一定指標 ◈
哺乳期攝取咖啡因仍會微量分泌在母乳中,但目前研究無法證實母乳中微量的咖啡因對寶寶是否有影響,因此建議哺乳媽媽在飲用咖啡後約2-3小時再哺乳,或是將3小時內的乳汁擠出移作他用,可以避免寶寶攝取含有咖啡因的母奶。
——————————
作者 • 吳芃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
媽咪寶寶 - 孕期併發症相關飲食妊娠糖尿病台灣已經於2021年7月正式將妊娠糖尿病篩檢納入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中,可見對於此孕期併發症的重視,妊娠糖尿病一般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恢復正常,但研究也指出,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在10-20年後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6倍以上,因此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多全穀少精緻、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讓準媽媽健康的呵護孩子、照顧全家人。
-
兒童 - 兒童飲食健康大哉問如何把討厭的蔬菜變好吃兒福聯盟在2010年的時候,針對於台灣兒童偏食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36%的兒童沒有天天攝取蔬菜,在討厭食物的排名之中,前三名分別為苦瓜、茄子、青椒,皆是蔬菜類食物,為什麼兒童會這麼討厭吃蔬菜呢?
-
兒童 - 關鍵應援飲食法過動的孩子5大重點吃出學習專注力「小孩總在課堂走動、干擾同學」、「每次寫作業都東摸西摸,寫很久」、「精力旺盛到靜不下來...」如何讓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能夠靜下來並且專注在課業上,對爸媽來說是相當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