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與疾病預防
攝取蔬果膽囊癌的關聯
膽結石是造成膽囊癌的原因之一,而膽結石與身體肥胖相關,身體質量指數(BMI,kg/m2)比較高,或是較大的腰圍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性。

膽管癌是一種從膽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除肝癌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膽管癌少見於年輕病患,被確診的患者大都是60~70歲的人,男性略多於女性。根據膽管癌發生的位置,膽管癌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及肝外膽管癌,而肝外膽管癌又包含肝門及總膽管癌。大約一成的膽管癌是肝內膽管癌,六~七成是肝門膽管癌,而二~三成是總膽管癌。
膽囊癌的好發族群
大部分的膽管癌病患並無明顯的危險因子,但一些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例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簡稱PSC)、膽道寄生蟲感染的病患,以及有纖維多囊腫肝疾病患者,是比一般人容易產生膽管癌。另外,慢性膽汁鬱積,例如:膽管結石或先天膽道異常,或是發炎性腸炎患者,也被認為是產生膽管癌的危險因子。
大部分出現在肝臟裡面的膽管癌,症狀不明顯,有時只出現右上側腹痛,或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不特定症狀,不太容易及早發現。只有出現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才會因為膽管阻塞而造成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症狀,也因而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
如何預防膽囊癌
膽結石是造成膽囊癌的原因之一,而膽結石與身體肥胖相關,身體質量指數(BMI,kg/m2)比較高,或是較大的腰圍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性。造成膽結石的原因,也與反覆的節食有關係,尤其是體重快速降低情況,例如刻意吃很少,以及作減肥手術。肥胖有可能是罹患膽囊癌的原因,也可能因膽結石而直接或間接地形成膽囊癌。
其他文章
-
植化素(phytochemicals)抑制癌細胞成長的機制植化素種類繁多,同一種蔬果通常含有不同植化素而具有多種生物效應,而同一植化素也具有不同的生物效應。因此,多樣而均衡地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可以藉助各種生物效應相輔相成,而達到抗癌與防癌的目的。
-
攝取蔬果與乳癌的關聯蔬果預防乳癌也頗有成效,特別是富含異黃酮的蔬果,例如黃豆食品幫助調節體內雌激素,降低乳癌風險。整體來說,攝取大量蔬菜水果、避免飲酒、保持適當體重、適當飲食及經常運動是防治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
不感冒的飲食生活認識免疫能力 免疫能力是免疫系統區別「自身」與「外來」的能力,也就是說當細菌或病毒侵入身體時,或是一個正常的細胞開始要癌變時,健康的免疫系統可以辨識到這些問題,並且發揮消滅、排除的功用,以維持身體的穩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