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母奶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決定,不僅可以讓媽媽和寶寶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一旦媽媽跟寶寶上手後,就可以脫離瓶瓶罐罐,讓寶寶喝到永遠溫度適口、安全衛生、產地新鮮直送的母奶,提供寶寶非凡的營養和抗體!

選擇親餵的媽媽可以和寶寶藉由餵母奶的過程,彼此磨合瞭解,成為互相依賴與需要的「命運共同體」,是非常特別的一段關係,但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障礙與困難,不僅需要專業的建議,也需要被理解與支持。
◈ 掛奶 ◈
一開始與寶寶磨合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寶寶為了學習吸吮和刺激媽媽乳腺增生,常有「掛奶」的情況,一整天可能有一半的時間都黏在媽媽身上,因此其他家庭成員需要幫忙媽媽料理家務和寶寶其他需求,例如幫寶寶洗澡、換尿布,讓媽媽有空吃飯、上廁所和休息。
◈ 乳頭受傷 ◈
寶寶練習吸吮時,常發生媽媽乳頭疼痛、破皮的現象。這時候一定要重新檢視含乳姿勢,包含抱姿是否有足夠支撐寶寶頭部和媽媽手部的襯墊,穩定寶寶的身體。另外要觀察寶寶含乳時是否下巴先貼緊乳房,張大嘴後把乳暈和整個乳頭一起含住,吸吮時感覺寶寶舌頭波浪型的按摩乳暈擠出奶水,以上這些都是「正確含乳」的必備條件,在某些狀況下,寶寶練習2-3週仍然無法正確含乳、造成乳頭持續受傷時,應該諮詢專業的醫護人員,如:泌乳顧問、專責照顧哺乳媽媽的護理師等,瞭解問題所在,也可能是寶寶的口腔結構、肌力協調性等需要專業協助後,才能正確含乳。
◈ 漲奶、塞奶、硬塊 ◈
多數媽媽在產後約3-7天可能經歷「生理性漲奶」,整個乳房會發熱脹硬且伴隨疼痛,這時候需要冷敷乳房,寶寶願意練習吸吮時盡量親餵,如果親餵後乳房仍然脹硬,則搭配手擠奶或是吸乳器溫和、頻繁的移出乳汁,重複循環1-3天內可以解除漲痛。而塞奶、硬塊發生時可能只有局部乳房發熱疼痛,或甚至沒有特別感覺,只在觸摸乳房時感覺內部組織硬硬的,這時候可以在親餵時利用不同的抱姿(如:搖籃式、橄欖球式、側躺式、生物哺育法等等)讓寶寶的下巴對準硬塊的方向吸吮,數次後仍然沒有好轉則可搭配冷敷、手擠按摩等方式幫助排除硬塊,切忌不要用手大力推壓或是自己拿針筒挑開乳孔,這會造成乳腺的二次傷害喔!
親餵母奶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決定,不僅可以讓媽媽和寶寶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一旦媽媽跟寶寶上手後,就可以脫離瓶瓶罐罐,讓寶寶喝到永遠溫度適口、安全衛生、產地新鮮直送的母奶,不只可以提供寶寶非凡的營養和抗體,隨著寶寶吸吮技術進步,喝奶速度也會加快,不會再一直掛奶,冬天的晚上也不用起床泡奶粉,抱著寶寶暖呼呼就可以餵飽他,好處多多,鼓勵親餵媽媽們繼續加油,遇到困難時別忘了找母乳親善的醫護人員諮詢,尋求正確的資訊與支持,也可以加入各地醫療院所及母乳協會舉行的母乳支持團體,讓哺乳的路不再孤單。
——————————
作者 • 吳芃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
媽咪寶寶 - 寶寶與ㄋㄟㄋㄟ專區喝母奶發現過敏怎麼辦研究指出,母乳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牛奶蛋白,約佔70%以上,其次是雞蛋,約15%,其他可能的過敏原也包含黃豆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堅果種子、巧克力,也有跟母親飲食無關的過敏原潛藏在母乳中,因此不建議母乳媽媽預防性的避免上述可能的過敏原食物,因為提早讓孩子藉由母乳,溫和的接觸過敏原,可以誘發寶寶對過敏食物的耐受性,反而越來越不會過敏唷。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降低脂肪攝取技巧-靈活的選擇食物降低飲食中的脂肪有四大絕招,那就是靈活的選擇食物、運用進食妙招、善用烹調技巧及聰明的外食。
-
青少年 - 變帥變美這樣吃我家小孩太矮怎麼辦?從五個影響身高的因素著手,找出孩子長不高的問題點,但若真的身高非預期,追求健康的身心靈平衡會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