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母乳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牛奶蛋白,約佔70%以上,其次是雞蛋,約15%,其他可能的過敏原也包含黃豆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堅果種子、巧克力,也有跟母親飲食無關的過敏原潛藏在母乳中,因此不建議母乳媽媽預防性的避免上述可能的過敏原食物,因為提早讓孩子藉由母乳,溫和的接觸過敏原,可以誘發寶寶對過敏食物的耐受性,反而越來越不會過敏唷。
母乳理當是最適合小嬰兒的食物,不只營養豐富,還有配方中沒有的抗體幫助增強寶寶免疫力,其中還有消化酵素幫助腸道消化吸收母奶中的大分子,是每個媽媽為自己的寶寶量身打造最完美的食物,然而也有許多媽媽餵母奶時,觀察到寶寶對母奶有莫名的「過敏反應」,例如臉部身上起紅疹、腹瀉、血絲便、肛門周圍有紅圈(過敏圈)等皮膚或是腸胃道的慢性過敏症狀,讓母乳媽媽非常挫折,甚至放棄哺餵母乳,非常可惜。
◈ 母乳中的過敏原 ◈
母乳富含超過200多種的營養及非營養物質,且隨每天中的不同時間、寶寶年齡、季節、母親飲食及寶寶健康狀況隨時變動,寶寶因此在開始副食品前,藉由來自母奶中多元的營養認識世界,這個過程的確會有不少的過敏原可能藉由母奶而接觸寶寶,引起過敏反應,然而因母奶中的過敏原已在母奶生產時經過生成再包裝,一般產生過敏症狀的嚴重度僅為寶寶直接接觸過敏原的十分之一,因此少有喝母奶產生呼吸急促困難、全身性蕁麻疹、嚴重嘔吐的急性過敏反應,多數是非IgE相關的慢性過敏,例如:紅疹、過敏圈、清為腹瀉或便秘等,症狀相對輕微。
◈ 母親的飲食 ◈
研究指出,母乳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牛奶蛋白,約佔70%以上,其次是雞蛋,約15%,其他可能的過敏原也包含黃豆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堅果種子、巧克力,也有跟母親飲食無關的過敏原潛藏在母乳中,因此不建議母乳媽媽預防性的避免上述可能的過敏原食物,因為提早讓孩子藉由母乳,溫和的接觸過敏原,可以誘發寶寶對過敏食物的耐受性,反而越來越不會過敏唷。
◈ 觀察寶寶過敏症狀-調整媽媽飲食 ◈
每個寶寶的過敏症狀嚴重程度不同,皮膚紅疹若不會抓破皮感染;肛門口紅圈並不造成尿布疹疼痛;輕微腹瀉水便但不影響體重成長,只要寶寶活動力佳生長良好,母乳媽媽都不需調整飲食,繼續哺餵母乳對寶寶是最好的選擇。若寶寶發生因過敏症狀影響生長,例如因皮膚紅疹發癢無法入睡、腹瀉導致嚴重紅臀破皮有感染風險且造成體重生長遲緩,這時哺乳媽媽則考慮改變飲食並觀察症狀是否緩解以正確辨認過敏原。一般來說,不嚴重的過敏僅需「減少」過敏原即可,例如原本一天兩杯牛奶,改為一杯或半杯,就可以讓寶寶過敏症狀緩解,若過敏症狀嚴重才需採取「完全避免」的策略以舒緩過敏症狀。
◈ 1-2個月後重新開始過敏食物 ◈
剛出生的寶寶發生對母奶過敏的情況,不代表一輩子都不能再接觸這些過敏原,隨著寶寶成長,腸胃道漸趨成熟,寶寶對容易致敏食物的耐受度也會越好,因此飲食控制的媽媽也不用絕望,通常減量或避免致敏食材約1-2個月,即可再次嘗試恢復食物量或是頻率,寶寶的過敏症狀會越來越輕微,很多寶寶進入4-6個月後,對母奶中的過敏原就不再起反應了,因此不要輕言放棄哺餵母乳唷!
——————————
作者 • 吳芃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
兒童 - 關鍵應援飲食法過動的孩子5大重點吃出學習專注力「小孩總在課堂走動、干擾同學」、「每次寫作業都東摸西摸,寫很久」、「精力旺盛到靜不下來...」如何讓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能夠靜下來並且專注在課業上,對爸媽來說是相當挑戰!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輕巧吃不「腹」擔 冬季食補鍋の心機吃法其實享受美食並非過錯,該留意的是放在鍋內食物的內容以及用餐的方法,一點小心機或許就可扭轉吃火鍋等於肥胖的惡夢。以下與您分享: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飲食中的脂肪--讓我歡喜讓我憂一般而言,飲食脂肪量佔每日飲食熱量的20~30%是最恰當的,也就是每1000大卡熱量中有大約20~30公克的脂肪。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熱量為:女性1700~2000大卡,男性2100~2800大卡,所以每天需要的脂肪量大約為40~70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