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飲食習慣不是一蹴可及的,也許剛開始寶寶在嘗試食物時遇到一些阻礙,但只要有耐心的重新修正引導寶寶的方式,食育活動會影響寶寶一輩子對於「飲食」的觀感,建立重要的健康基礎,值得每一個爸媽花時間經營與投資。

偏挑食是許多爸媽從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就非常頭痛的問題,常常花好多心思準備非常「厚工」的副食品,結果寶寶完全不賞臉,一口也不吃,甚至還吐出來,讓爸媽玻璃心碎了一地,其實,偏挑食習慣的成因有非常多種,包含:
◈ 基因 ◈
科學家發現,帶有特定基因序列TAS2R38的人對於「苦」味的敏感度特別高,所以通常對於有一點苦的蔬菜、菇類、瓜類、水果、肉類,都容易產生排斥感,其他可能影響味蕾和嗅覺的基因序列則還在發掘中。由此可見有時寶寶挑食也是「情非得已」的啊!
◈ 恐新症作祟 ◈
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甚至直到現在,是不是對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沒安全感?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覺得陌生?換了一個新的工作覺得壓力很大?其實你的寶寶也是。嘗試每一種新食物對寶寶來說,都是一項挑戰。對大人來說,擺在桌上的食物都一定是「能吃且無害」的,但是對於你的孩子來說,卻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寶寶的本能會想保護自己遠離陌生未知的事物,因此拒絕新食物是寶寶常見的行為表現。研究發現,一個新食物可能至少需要8-12次以上的「出現次數」才能慢慢讓寶寶放下對它的戒心,進而開始願意嘗試。
◈ 過去不好的回憶 ◈
由於以上因素,寶寶一開始出現拒食行為時,常引起照護者的關切並給寶寶壓力,有時甚至只是單純在開始接觸某項食物時,寶寶自己感到身體不舒服,或是環境發生了負向的刺激,都有可能讓寶寶把食物和不好的印象作連結,進而長時間拒絕某種食物。這時照護者可以做的,是幫助寶寶重新建立對該項食物的「好印象」,例如一起讀關於「糙米先生的故事」、看關於「大力士水手吃菠菜」的卡通、帶寶寶一起逛超市,讓寶寶親手摸摸、抱抱這些未經加工的食物、甚至是陪伴寶寶一起栽種蔬菜水果或是香辛料,讓寶寶對食物有「照護者」的新連結,這個食物將從此脫離「不好的回憶」,而變成「最新的好朋友」,你說,哪個寶寶不會愛上這位新朋友呢?
◈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 ◈
許多寶寶超過2歲,吃飯時仍然好像在打仗,讓爸媽困擾不已,其實好習慣不是一蹴可及的,也許剛開始寶寶在嘗試食物時遇到一些阻礙,但只要有耐心的重新修正引導寶寶的方式,一段時間後一定可以看到成效。大寶寶可以一起參與製備食物的過程、例如跟家人一起做果醬、洗愛玉、幫忙剝菜與洗米等等,平時還可以自己種植簡單的食物,養豆芽種蔥等等,如果家裡沒有空間,帶著大寶寶上市場,一起挑選喜歡的食材,參與決策過程,都可以讓寶寶更認識食物,減少對食物的恐懼並增加對食物更多元的經驗,這樣的食育活動可以影響寶寶一輩子對於「飲食」的觀感,建立重要的健康基礎,值得每一個爸媽花時間經營與投資。
——————————
作者 • 吳芃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
媽咪寶寶 - 孕期飲食指南孕期營養與體重控制驗到懷孕的的那一刻真是讓人又驚又喜,從此刻開始,準媽媽的身體就開始擔負照顧胎兒的責任,為寶寶準備適合生長的環境,因此準媽媽自身的健康會大大影響寶寶的狀況,懷孕時鼓勵優質睡眠、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可以讓準媽媽在辛苦扛著肚子時,能維持基本體能,為生產儲備能量,也打造寶寶良好的生長環境。
-
媽咪寶寶 - 寶寶健康大哉問夜驚?腸絞痛?寶寶半夜哭不停,爸媽該如何應對?寶寶在1-3個月大的時候,出現白天喝奶睡眠都正常,但是到半夜就不停崩潰哭鬧,怎麼安撫都沒用的現象,搞的爸媽跟著孩子一起哭的畫面時有所聞。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吃甜食不發胖 6招吃貨專屬瘦身技巧下午茶適當的享用甜食,精緻的外觀是視覺的享受,也是心情上的舒壓,但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優先選擇營養密度較高的甜點,適量攝取,並增加活動量,這樣也能輕鬆享用甜點,無“腹”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