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醫療研究深入探討後,發現家長與其限制孩子飲水量,其實更值得嘗試以下三招,來縮短夜尿夢魘,鬆開親子關係,遠離濕漉漉的床鋪!

五歲左右部分家長開始積極陪伴孩子戒尿布,因此在台灣大約有5-12%家庭開始出現『夜遺尿』困擾,不只造成小兒與家長睡眠問題,也進一步影響親子關係的和諧!
夜遺尿主因為排尿控制力延遲發育,使五歲以上孩童,夜間發生非自主性排尿的症狀,是小兒泌尿科最大的健康困擾。過去家長面對夜遺尿,時常忽略引導白天規律排尿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減低飲水量,或忽視症狀,以為隨時年歲增長可以緩解夜遺尿發生率!
現今醫療研究深入探討後,發現家長與其限制孩子飲水量,其實更值得嘗試以下三招,來縮短夜尿夢魘,鬆開親子關係,遠離濕漉漉的床鋪!
1.避免高鈉飲食
研究發現,當孩子的飲食吃得比較鹹時,不只會增加白天尿量,也會讓夜間尿量大增!甚至降低夜遺尿的藥物治療效果!
建議:2-15歲兒童每天鈉量,需低於成人每日建議2000毫克,當孩子夜尿頻繁時,請刻意降低外食、包裝零食的鈉含量(零食請選擇每100毫克鈉含量低於360毫克),並搭配醫療團隊協助遠離夜尿人生!
孩童便秘盛行率大約佔4-37%,若發展成慢性便秘,擴張的直腸將會擠壓膀胱,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增加夜遺尿發生率!
建議:臨床上通過緩解便秘,可以有效降低63%夜間尿失禁比率!建議想一覺乾爽至天亮的父母,除了留意孩子每天是否有達到『蔬果彩虹579』建議量外,每餐可以先幫孩子盛足夠蔬果量,讓每餐的『飯跟蔬菜一樣多』、『菜比水果多一點』!最後搭配足夠飲水量(足夠水量的兒童,白天排尿量可以達6次),會是很有效的對策唷!
膀胱其實是致敏原最終接觸的器官之一,膀胱的過敏反應會造成膀胱內平滑肌過度收縮,造成膀胱過度敏感!台灣研究發現5-12歲夜遺尿嚴重程度與過敏症狀(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有高度相關性!
建議:當孩子有夜遺尿情況時,貼心的父母可以嘗試在飲食與環境上,減低過敏原的接觸頻率唷!
資料來源:
1.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 2017 Jul;26(3):587-595.
2.BMC Pediatr. 2020 Jan 28;20(1):35.
3.J Pediatr Urol. 2020 Feb;16(1):10-19.
4.Acta Paediatr. 2020 Jan;109(1):193-197.
5.Pediatrics. 1997;100(2 Pt 1):228–32.
6.Pediatr Nephrol. 2017 Dec;32(12):2293-2301.
——————————
作者 • 王雅虹 營養師
-
媽咪寶寶 - 孕期併發症相關飲食妊娠糖尿病台灣已經於2021年7月正式將妊娠糖尿病篩檢納入健保給付的產檢項目中,可見對於此孕期併發症的重視,妊娠糖尿病一般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恢復正常,但研究也指出,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在10-20年後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6倍以上,因此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多全穀少精緻、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讓準媽媽健康的呵護孩子、照顧全家人。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忙碌族如何為家人準備營養豐盛的便當餐盒建議餐盒當中可以備有0.8-1碗的各色蔬菜量,約半個手掌大小厚度的蛋白質食物,約0.8-1碗的澱粉類食物加上一份約拳頭大小水果,如此不僅菜色豐富、營養豐富且均衡。
-
銀髮族 - 疾病與照護飲食高齡糖友如何控糖銀髮族的血糖控制無須過度嚴格,不然容易有低血糖的風險,反而要留意食材的搭配以及營養密度是否足夠,鼓勵飯後休息一下,散步走路有助於血糖控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