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育兒本來就大不易,許多生理問題往往跟產後適應有強烈相關,鼓勵媽媽多跟家人分享心情、尋求支援,後援不足時別忘了向外求援,姊妹淘、朋友,甚至尋找陪玩姊姊、合適的保母、托嬰中心等,讓自己找到有挑戰,但不至於崩潰的育兒甜蜜點,是讓媽媽身心都健康的不二法門,身心愉快,頭髮問題,就剪個瀏海、短髮輕鬆看待,很快頭髮就長回來囉!

產後落髮是許多媽媽共同的夢魘,產後3-6個月,可能對育兒地獄才剛剛適應一點,就迎來滿地掃不完的頭髮,看著越來越高的髮際線,在令人崩潰的顧娃階段的確很可能是壓死駱駝的稻草,讓人又掉進憂鬱深淵。
首先,要了解產後落髮要先明白正常頭髮的生長週期,
生長期(Anagen phase) : 平均約 2~5年,佔所有頭髮的80%~90%。這時期的頭髮毛囊處於活躍增生狀態,髮根與頭皮組織相連緊密,因此頭髮很難脫落,這時硬拔髮會感覺疼痛。
衰退期(Catagen phase) : 平均2~3週,佔所有頭髮的1%。毛囊細胞準備進入細胞凋亡的階段,頭髮停止細胞分裂,不會變長變粗,頭皮下的毛球也開始萎縮。約有1%的頭髮處於衰退期。
休止期 (Telogen phase): 平均3個月,佔所有頭髮的10%~15%。此時毛囊漸漸萎縮,頭髮完全停止生長,很容易脫落,洗頭梳頭髮沒有特別拉扯就掉下來的頭髮,一般就是在休止期的頭髮。
產後落髮一般在分娩後3-6個月開始,6-9個月到達高峰後,約在12個月左右開始慢慢長出新的髮量。這個現象主要受賀爾蒙變化影響。懷孕時因為雌激素增加,因此頭髮的生長期會延長,變得不易掉髮,頭髮也長得更快更粗,,有些媽媽發現在懷孕時洗頭,排水孔不太容易被頭髮塞住就是這個原因。產後因為雌激素慢慢恢復產前狀態,大量頭髮同時進入衰退和休止期,因此會有一口氣頭髮都掉光了的感覺。產後落髮的高峰期結束後,又會再開始長出新髮,許多細軟的新毛髮可能會讓媽媽感覺頭髮不好整理,但最終髮量會恢復以往狀態。
更多影響產後落髮的因素
許多媽媽發現不只頭髮易脫落,還變得脆弱容易從中間斷開,這時候就可以思考調整以下狀況:
1. 睡眠品質 :
產後時常半夜起床擠奶、照顧寶寶,睡眠品質不佳,不只影響壓力賀爾蒙分泌,也容易讓頭皮出油,影響頭髮毛囊健康加劇落髮。
2. 高油脂的食物:
油炸物、高油的烘焙食品、肥肉等,容易引起身體慢性發炎反應,也會加速毛囊凋亡的速度。
3. 缺乏微量元素鐵質、鋅、維生素B群:
產後3個月內建議鐵質每天攝取30mg,鋅15mg,只要均衡攝取紅肉、深綠色青菜和全穀雜糧類食物,鐵質、鋅、維生素B群均可以達到產後的建議需求量。全素媽媽則建議諮詢營養師,必要時搭配營養強化的穀片,可以幫助提升攝取量。
4. 蛋白質攝取不足:
頭髮本身的原料是蛋白質,當蛋白質缺乏時也容易影響髮質健康,鼓勵媽媽產後時攝取優良蛋白質:例如牛、羊、豬等瘦肉、雞、魚等白肉,非油炸加工的豆製品,例如:豆漿、豆干、豆腐、毛豆等食物,都是補充蛋白質無負擔的好選擇。
5. 壓力:
產後面臨照顧新生兒、家庭結構轉變、家人間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等,對媽媽來說都可能是巨大的壓力,當感覺到壓力,腎臟的腎上腺便會分泌出腎上腺素、脫氫異雄固酮(硫酸鹽)和腎上腺皮質醇,這些壓力賀爾蒙影響內分泌功能,也左右的頭髮的健康。
產後育兒本來就大不易,許多生理問題往往跟產後適應有強烈相關,鼓勵媽媽多跟家人分享心情、尋求支援,後援不足時別忘了向外求援,姊妹淘、朋友,甚至尋找陪玩姊姊、合適的保母、托嬰中心等,讓自己找到有挑戰,但不至於崩潰的育兒甜蜜點,是讓媽媽身心都健康的不二法門,身心愉快,頭髮問題,就剪個瀏海、短髮輕鬆看待,很快頭髮就長回來囉!
——————————
作者 • 吳芃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
媽咪寶寶 - 寶寶與ㄋㄟㄋㄟ專區為寶寶挑選合適的配方要找到完美的配方真的很困難,只能在目前科學研究已知的範圍內,盡可能把有利的營養素在嬰兒配方中呈現,在考量安全性的前提下,給予寶寶更豐富的營養,這也是為什麼母奶仍然是嬰兒最完美的食物,因為母親的奶水不受時空、科技的影響,永遠為寶寶量身打造,是獨一無二,也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
-
兒童 - 吃光光秘訣吸引孩子把飯吃光光的小技巧「飲食」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餐桌」是凝聚家人心靈交流的地方!試著先理解孩子碗裡的飯菜吃不完的原因,再適時地透過一些小技巧來調整,您就會發現改變其實沒有這麼困難。
-
青少年 - 關鍵應援飲食法吃葡萄、櫻桃能補血?提升學習力「鐵」定不能少!現在許多人熱衷健身,若家中少男、少女熱衷於體育運動者,更需要留意鐵缺乏的問題。尤其是需要耐力型的運動,若鐵不足,即使還未到貧血,卻會先影響到整體運動表現。鐵參與氧氣的攜帶,也參與許多代謝路徑,沒有鐵,鐵定不行。事不宜遲,快檢視你的食材清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