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面臨咀嚼、吞嚥、感官功能變差,甚至認知退化,餐點常局限食材的選擇或供應型態多半為剁碎、打泥,長期下來可能令長輩對「吃」這件事失去了期待。讓長輩除吃飽吃營養外,更重要是照顧到吃的幸福感,建議高齡營養新觀念以「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為飲食原則。
隨著年齡增長,面臨咀嚼、吞嚥、感官功能變差,甚至認知退化,餐點常局限食材的選擇或供應型態多半為剁碎、打泥,長期下來可能令長輩對「吃」這件事失去了期待。讓長輩除吃飽吃營養外,更重要是照顧到吃的幸福感,建議高齡營養新觀念以「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為飲食原則。
❍ 5要點提升長輩吃的幸福感 ❍
1. 設計細軟質菜餚
如絲瓜炒蛋、肉末茄子、豆腐蒸魚、茄汁肉丸等,菜餚酌量淋上湯汁、芡汁有助於進食;避免因牙口不好而輕易的把菜餚都剁碎、打泥,讓用餐者觀感不佳。
2. 增加熱量密度
胃口小的長者可提供高熱量密度的餐點,縮小餐點體積,如製備蒸蛋時,將原本要加水的量改為全脂牛奶,再加入半茶匙食用油,高熱量蒸蛋熱量可達160大卡左右,為原本蒸蛋的兩倍。
3. 提供方便手拿食物
長者因手部協調動作退化,導致自我進食能力下降而感到挫折,可提供包子、壽司、漢堡、三明治、春捲、雞腿等手拿食物,增進長者用餐主控權和自尊。
4. 親友齊用餐,飲食多元化
讓長輩與家人一同用餐,增加情感的交流,亦可嘗試提供不同料理或到餐廳用餐,提升長輩對進食的期待與動機。
5. 創新懷舊節慶飲食
部分節慶飲食因食材太硬或黏性太高而不敢給長輩食用,只要調整食材內容或質地,如將端午粽子中的糯米改為白米,粽料可改為絞肉、炒蛋、洋蔥、香菇末、紅蘿蔔丁等;冬至湯圓可於糯米粉中加入豆腐降低成品黏性;清明的潤餅可先將食材切至三公分以內方便咀嚼,小小技巧就能讓長輩一起享受節慶的氣氛。
——————————
作者 • 馬千雅 營養師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素食要吃得健康 兼顧營養完整均衡大多數民眾對於素食都認為是健康的,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素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問題,不過素食要吃得健康,須著重營養的完整性與均衡度,以及考量生理的需求。
-
上班族 - 關鍵應援飲食養成4個生活習慣,擊退壓力賀爾蒙身體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焦慮而無法放鬆,進而讓人難以入睡,不僅影響到整體的睡眠品質,甚至會造成隔天精神不濟,以致於惡性循環,長期下來身心就會落入慢性疲勞的深淵中。
-
上班族 - 饗美食享健康想美麗不用偷長生不老藥, 技巧吃蔬果也能青春永駐!現代人注重飲食與生活,想維持健康的身體和容光煥發的皮膚其實不需要長生不老藥,只要熟知以下技巧,就有機會實現青春永駐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