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出現咀嚼困難的現象,可能導致進食時不便或疼痛、咀嚼不爛、吸收不良,連帶腸胃道及營養狀況受影響。

高齡者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出現咀嚼困難的現象,可能導致進食時不便或疼痛、咀嚼不爛、吸收不良,連帶腸胃道及營養狀況受影響,不僅只是吃的量變少,嚴重者可能有肌少症或衰弱症等情況發生。
普遍牙口功能不佳的高齡者在攝取富含優質蛋白的「豆魚蛋肉類」中最先有困難的即是肉類,其實可以透過一些選購及製備的小技巧來讓入口的肉類更輕鬆咀嚼。
❍ 挑選適合的肉類部位(以豬肉為例) ❍
1. 腰內肉(小里肌):藏在脊椎下方,幾乎不會運動到,多為瘦肉,脂肪、結締組織少,屬於豬肉中最嫩的部位。
2. 二層肉(離緣肉):於大里肌與豬皮之間的一塊肉,很薄一層瘦肉,單價較高。
❍ 挑選脂肪分佈較均勻的部位 ❍
例如:梅花肉、松坂肉、腰內肉等部位,脂肪分布均勻,而非如同五花肉是脂肪和肉分層,比較不易有吃了肥肉剩瘦肉的狀況。
❍ 4個小技巧軟化肉類 ❍
1. 物理性
使用刀背拍打、肉錘敲打或刀尖叉子叉鬆方式來破壞肉塊的肌肉纖維及結締組織
2. 醃漬法
可分別使用醋、優格、可樂、醬油、味噌、紅麴或富含酵素之食材,如蘋果、鳳梨、奇異果、薑、洋蔥或商業軟化劑等透過不同軟化肉類的醃漬方式來達到效果,亦可增加菜色的風味。
3.低溫過油法
將肉裹上蛋液和太白粉,放入油溫約120度的鍋內,待肉的表面約略成白色後撈起,再進行下一步的烹調。此步驟為鎖住肌肉纖維內的水分,避免高溫烹調後水分流失 以至口感乾柴。
4.長時間燉煮或使用壓力鍋
藉由高溫高壓來使肉類的結締組織分解而軟化。
若因咀嚼退化而僅喝雞湯、魚湯、或把肉塊咀嚼後吐出肉渣是無法把營養攝入,而軟化肉類技巧不會影響到食物的營養價值,也可以讓高齡者輕鬆吃。
——————————
作者 • 馬千雅 營養師
-
媽咪寶寶 - 寶寶與ㄋㄟㄋㄟ專區喝母奶發現過敏怎麼辦研究指出,母乳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牛奶蛋白,約佔70%以上,其次是雞蛋,約15%,其他可能的過敏原也包含黃豆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堅果種子、巧克力,也有跟母親飲食無關的過敏原潛藏在母乳中,因此不建議母乳媽媽預防性的避免上述可能的過敏原食物,因為提早讓孩子藉由母乳,溫和的接觸過敏原,可以誘發寶寶對過敏食物的耐受性,反而越來越不會過敏唷。
-
青少年 - 變帥變美這樣吃超前部署、肥胖掰掰家長可以透過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來檢視孩子體重是否正常。部分家長可能會疑慮青春期正在轉大人,是否不宜減肥?其實只要把握均衡的低熱量飲食,每週減0.5至1公斤為原則即可。
-
兒童 - 吃光光秘訣有概念的為兒童準備三餐醫學證據一直很清楚的指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過動、學習不良、消瘦或肥胖等複雜問題;甚至也提出2歲兒童腹部主動脈已經開始堆積脂肪紋脈,10歲時在心臟的冠狀動脈也開始堆積脂肪紋脈,於是不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種下了未來的心血管、癌症以及多項文明病...等的不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