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與疾病預防
攝取蔬果與大腸直腸癌的關聯

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及飲食西方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大腸癌在台灣已是高居第一的癌症了。

近年來老年人口增加,也因為國民所得增加,吃的都是大魚大肉,油脂的攝取量也相對的提高,不但心臟血管疾病增加,大腸癌的患者數目也持續的增加。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大腸癌在台灣已是高居第一的癌症了。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認為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是造成大腸癌最主要的因素。很多人也認為低纖維的食物在大腸癌的形成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受到細菌所產生的特殊酵素,高脂肪的食物會分解而形成致癌的物質。最主要的致癌物質為二度膽汁鹽。大腸經過致癌物質的慢性刺激會形成癌症,癌症以直腸及乙狀結腸最為常見,其次為右側的昇結腸。

 大腸癌的好發族群 

雖然大腸癌在年輕人身上也會發生,但是還是以年紀大的人得病的機會較大。四十歲以上的人,不論男女,得到大腸癌的機會就增加了。患者若有非特異性大腸炎、多發性大腸息肉症、免疫不全疾病,有過直腸或結腸癌病史,有過乳房癌或生殖器癌病史,有家族性大腸癌病史,均應視之為得到大腸癌的高危險群,都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得到了大腸癌。

 哪些人為大腸癌高危險群 

1. 50歲以上之男、女性或大便潛血反應陽性者
2. 得過大腸癌
3. 得過息肉、大腸腺瘤
4. 有八年以上的潰瘍性大腸炎
5. 得過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
6. 一等親有息肉症
7. 一等親有大腸癌相關病史
8. 一等親有2人以上有癌症
9. 經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或嗜菸酒

 如何預防大腸癌 

要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癒率,唯有從提高癌症的早期診斷著手。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不論男女,不論是否有腸道症狀,應該每年接受糞便潛血的檢查,至少每兩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的檢查,有必要時則需進一步的接受大腸鏡或鋇鹽大腸造影檢查。而在有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的人,則需隨時接受整個大腸的檢查。若要避免罹患大腸癌,治本之道仍在由改善飲食習慣著手:應該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喝酒要適量,應該多食用高纖維的水果蔬菜,多進食富有維生素ACE的食物,這樣可以減少得到癌症的機會。

大腸癌族群的飲食習慣多是過量的高飽和脂肪酸肉類及植物性食物攝取過少,較明確的致癌風險是過多的紅肉、嗜吃甜食、高脂、動物脂肪、加工肉類、蛋類以及過度烹調的肉類,與不良的生活型態,如飲酒及肥胖。

增加膳食纖維則有助於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飲食中最重要的膳食纖維來源當屬蔬果及穀類。相關研究證實多攝取蔬果類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尤其是大蒜,被證實可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從動物實驗獲知,大蒜中的烯丙基硫化物,可抑制大腸癌形成。

※含硒食品:玉米、小米、南瓜、大白菜、蘿蔔、韭菜、大蒜、內臟類、奶製品、海產類。

其他人也看了
更多文章